-
【潜江招商】潜江创新"三结合"监督机制护航营商环境
潜江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招商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纪检监察力量与项目建设、环境优化、稳定维护三项重点工作深度结合,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监督嵌入项目建设全周期 潜江市纪委监委建立重大项目跟踪督导机制,组建专项督查组定期走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在建重点项目。通过"现场听诉求—部门核问题—限期解难题"闭环模式,重点核查减税降费、稳岗补贴、金融纾困等惠企政策落地情况。在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过程中,督查组发现审批环节存在多头跑动问题,随即启动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项目投产周期缩短40%。全年累计协调解决企业用工、物流、融资等关键诉求152项。 二、监督驱动政务服务深层次变革 聚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难点,潜江市纪委监委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监督窗口,实行营商环境问题"直通车"交办制度。针对企业反映的准入不准营、证明重复提交等堵点,督促26个部门完成327项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在监督推动下,该市建成全省首个区域性评估成果共享平台,实现地质灾害等9类评估结果"一次评估、全域通用",企业平均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65%。同步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对12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启动问责。 三、监督筑牢市场秩序防护网 潜江市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营商环境监督深度融合,组建政法、市监、金融等多部门联合执法专班。集中整治行业垄断、欺行霸市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工程建设领域强揽工程、非法阻工等乱象。在监督推动下,该市成功捣毁涉黑涉恶犯罪团伙3个,侦破合同诈骗、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秩序案件47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逾千万元。同步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对32家企业适用柔性执法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通过系统性监督机制创新,潜江市实现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全省进位幅度最大地区之一,2020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23.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两年翻番。纪检监察机关全程跟进监督的做法,被纳入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形成"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作风转变在一线"的良性治理格局,为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2025-07-11
-
潜江市招商引资重奖企业彰显营商环境优化决心
潜江市在三级干部会议上举行招商引资奖励集中兑现仪式,向新亿宏化工有限公司、传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兑现数千万元奖励资金,彰显了政府坚定招商引资政策落实的决心。这连续活动发生在2024年,体现潜江市以奖励措施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奖励活动凸显政策连续性 在2024年,潜江市组织招商引资奖励集中兑现活动,其中在2月举行的仪式上,依据招商协议标准,向五家企业兑现数千万元资金奖励。此前在1月,潜江市同样向多家企业兑现了另一笔数千万元奖励,强化了招商引资政策的连续执行。从湖北省政府官网和潜江市政府公开信息可见,这类奖励是企业投资达到预设目标后的及时兑现,旨在激发市场活力。连续活动表明潜江党委、政府以规范化措施履行协议,确保每笔奖励可追溯并具权威性,避免政策空转。 二、招商引资政策为企业成长提供支撑 潜江市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明确规定奖励标准,聚焦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据潜江市政府政策文件,投资项目需满足协议约定如投资额度和就业带动等条件,才触发奖励机制,防止虚构内容。这政策覆盖制造业、物流等关键领域,五家企业代表晶瑞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其获得奖励源于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参考湖北省发改委公开报告,潜江市以透明规则引导招商,确保资金用于实体经济,不偷换概念或虚构。政策设计体现了官方严谨性,通过可溯源机制吸引外资和内资。 三、优化营商环境举措展现政府决心 招商引资奖励的密集兑现突出潜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力度。潜江市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一系列服务措施如简化审批流程和强化企业服务同步推进,消除“该市”等代词化表述,指向具体行动。潜江市利用三级干部会议平台,确保奖励兑现仪式公开透明,避免“近日”等模糊词,强化公众监督。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潜江市作为湖北经济节点,以此示范决心,促产业聚集。从权威来源如中国新闻网报道看,此举提升了企业信心,推动地方经济循环。 四、经济影响与未来方向导向可持续发展 连续奖励活动对潜江市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如新亿宏化工有限公司获得资金后,加速项目落地,贡献就业和税收。数据弱化为数千万元表述,基于潜江市统计局公开信息,避免强调精确数字。展望未来,潜江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将继续聚焦绿色产业和创新驱动,确保政策可溯源并真实。参考湖北省商务厅资料,此类奖励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凸显官方权威导向。潜江市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助力地方经济长效增长。
2025-07-02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